用笑容解读艺术人生

  题记:如果在《艺术人生》的侧幕边上站一会,你就会被一阵高过一阵的笑声淹没,如果说赵本山小品中的包袱是特意炮制的幽默, 那么幽默的背后就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智慧吧……

  赵本山不常在电视节目中露面 ,尽管连着十年都是春节晚会必到的人物,但是,除了春节前后各个媒体对他小品的一轮炒作之外,剩下的时间几乎就都是他的"淡季",也许他会很长时间待在他的大城市--"铁岭"中炮制新的笑话,而下一次露面又是"大约在冬季"。

  见到赵本山的机会很多,因为每年的春节前后他都会经常"出没"在中央电视台的侯播厅中,因此与他联系的方式也比较的原始,既不是手机电话,也不是传真电子邮件,而是最简单的方式,直接上排练现场找他,一找一个准,他会和他的伙伴们在侯播厅的角落里练习小品,经常不论周围的情况多么的复杂都会突然冒出一句东北的嘎话,花花绿绿的排练厅中一定还有不少的"哏"可以现挂。

  赵本山在他的许多的小品中都不经意的提到铁岭,这是个当时他心目中"大城市",直到今天遇见大事他还是要回"大城市"办着心里塌实。《艺术人生》剧组到铁岭的时候听说赵本山正在铁岭边上的一个水库开《刘老根》的研讨会,来到这个平静典型的东北的小城市,看到早已发旧的铁岭民间艺术团的牌子,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赵本山的人事档案关系还在这里,在满是灰尘的像框中清晰的粘贴着赵本山当年的照片,这里曾经有过赵本山的许多梦想和经历。

  赵本山的家乡是辽宁省开原市莲花乡莲花村石嘴沟,从沈阳乘三个多小时的汽车就可以到,路非常的好走。这是个在山里的小村子,只有二十几户人家,一百来口人的小村子,随便的一抬头就可以看到连绵的山脚,村子里堆着玉米杆,因为是农闲,又是才过了十五,大家都不是很忙,听说有人来打听赵本山的事情,大家都张罗着说。村子里的人都知道赵本山,几乎每家的像框中都有和赵本山的合影,乡亲们说,几乎每年春节赵本山都拉着一车酒回村,他回来的时候是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候。记得在节目中,赵本山目不转睛的看这段家乡的素材,这里的山和土地至今都是他为人处世的一种标准,"说实在的,我不是在城里生的,生下的也不是哪个领导的儿子, 就是一个农民,而且是最底层的。 能混到今天这一步, 还不珍惜生活,不珍惜你周围的朋友和一切,那我就白活了,我怕就怕自己出事,自己有时候掌握不住自己的时候,我说赶紧回农村,开始就回去了,到那儿一看啥都清楚了,我是哪个小房出来的,在哪儿砍过柴 ,心里有足够的满足。因为我这些年的作品也好,做人也好,我始终掌握一条原则,人有两面性,你看你的过去,我痛苦的童年恰恰是我最大的财富,我能够对照,我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是个啥样。我也不会一说话就是成语,或者老装教授,咱们说实话, 念那点书真是不够,只能是生活教懂了我怎么去做人。这个生活的过程给予了我很多, 我自己已经40多岁了,好好,别出事了,好好活吧。"……

  在莲花乡的敬老院中我们见到了赵本山的盲二叔,在就听说赵本山的举手投足都是原于对这位老人的模仿,今天见到了才知道,不仅仅是对盲人的仪态举止的模仿,老人家的幽默细胞也有不少传给了赵本山。老人说,他从四岁的时候就看不见,从小就是本山领着他在山上转悠,今天他最的大的乐趣就是"听"赵本山演的小品,好多的段子他都能背下来,用二叔的话讲,"赵本山演个小品就吧你们乐成这样,要是唱唱我们的二人转,还不把大家乐疯了……

  赵本山干娘家还要往山里走四五公里,老人的家很干净,最显眼的位置中放的是在《综艺大观》中与赵本山的合影,老人见到我们就像见到了亲人,不住的夸这个赶儿子孝顺。说每年都给她拿钱都拿来好几万了……当年这位善良的老人见到从小没娘,爹又不在身边的赵本山,就将他排在的自己家的六个孩子当中,当年赵本山就是在这位老人的家中感受到那种慈祥的母爱,老人今天还是管赵本山叫"三儿子"……

  现场将近三个小时的录象,笑声始终此起彼伏,只有这一段从山中采集的片段让我们的心沉默了良久,中国人最讲究的"不忘本",我们开始更明白赵本山小品中那些让人捧腹不尽的笑料了, 那是赵本山对家的最好的回报,也是他对生活最澈悟最智慧的解释了……

                                  文/马宁

摘自央视国际艺术人生专栏
版权归央视国际所有
zhaobensh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