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文献资料 在线小品 留言板
《刘老根》 深圳人喜欢你
(2003年2月25日 辽宁日报)

这些日子,我成了周围同事和朋友们的香饽饽了。这倒不是我给了人家啥好处,全是因为央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刘老根新传》。因为他们都知道我的老家在东北铁岭,况且又和本山及那帮人混得熟,所以,他们除了喜欢《刘老根新传》这部戏外,更想知道,“刘老根,你是一个啥样人?”

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人员来自大江南北,是座移民城。这里年轻人多,文化素质高,艺术鉴赏能力强,向来对影视作品很挑剔。那么,《刘老根新传》这样一部以东北农村生活为题材的戏为什么会受到深圳人如此喜欢和追捧呢?就此,我询问过许多人,他们回答得很简单又干脆:好看。我想,可别小看了“好看”这两个字,它是观众对一部电视剧最真实、最有力、最有价值的肯定。包容得下主题、构思、语言特色等等诸多方面的理论分析。是这部戏给深圳人带来了浓郁的东北风情,可信、可亲的人物,以及独具特色的东北民间艺术。

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东北农村生活气息是深圳人喜欢这部戏的理由之一。郁郁葱葱的长白山,奔腾不息的大辽河,夏日一望无际的青纱帐,冬来银装素裹的大雪原……这一切对于生活在花雨纷飞、漫天弥香的南方人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一辈子都在追逐的梦。编剧何庆魁和导演赵本山这两位玩东北活的高手正是看准了黑土地的诱人魅力,号准了观众想看东北这疙瘩的山、水、人的脉,因此,下了一服展示东北地域特色的农村生活的好药,让《刘老根》大放异彩。他们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一刻也没有忘记把东北最好看的东西抖落给观众。你看吧,“龙泉山庄”就坐落在山绿得滴翠、水清得鉴人的地儿,农家小院里晾着黄灿灿的玉米棒子,墙上挂着一串串红得扎眼的辣椒,仿佛这里的空气都有着浓烈的东北味儿,吸一口让人长精神。你再瞧那人的模样、那人的作派,真是让人叫绝。难怪我的那些朋友们都用南腔北调模仿本山和范伟的样子和我相约:有空到我们东北那疙瘩闷上几盅啊……

朴实鲜活、可信可亲的人物也是《刘老根新传》这部戏惹人喜欢的一件宝贝。它为关东农村新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亮色。要说这部戏的故事并不复杂,它就写了东北农村一个老党员、老干部刘老根退下来以后还壮志不已,带领乡亲们致富的事。“老鹰剩下一口气,它也要钻了一把天。”正是这个人物的主调。往高处说,刘老根建“龙泉山庄”鼓励乡亲们入股,开展文化活动,他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中最受人重视的能人。就是这样一个先进人物,作者没有往他嘴里硬灌大话、空话、硬话,而是紧紧地“贴”着人物写,不让剧中的人物和观众产生“隔”,赋予他血与肉、灵与魂。加上本山老到精湛的表演,这个人物不火才怪。刘老根这个人大事、全局上明白得很,他知道年岁大了退下来了,但带领乡亲致富奔小康的共产党员的责任没退。为了这他不惜“砸锅卖铁”也干,可对待冯乡长这样的心术不正的领导,他又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时不时耍点小手段。还有处理和丁香的爱情问题也很有味道。他喝醉了才露了真相:“我平常净装犊子。”可他内心真是为了山庄,为了乡亲。这个举动丝毫不会贬损刘老根的党员形象,想想看,中国的每一个乡村,都有一个刘老根,那会是个什么样儿。另外一个让人捧腹的人物就数那个“药匣子”了。这个人物形象在描写当代中国农村农民的作品中实属不可多得。他可亲、可爱,却也可气。他有点文化、满嘴文绉绉的,可生性胆小怕事;他有点医学知识,常以“小诸葛”自居,可往往做出一些让人笑得肚子疼的事,是典型的“半瓶醋”。正是这些别人没有的特点,让人记住了“药匣子”,好像他头戴小帽,挂着眼镜慢悠悠正向我们走来,或许人们笑过之后,还会想到些什么。至于那个风风火火地爱着刘老根的丁香,把辣椒吃得嘎巴响的“大辣椒”,还有那个扑闪着大眼睛、透精透灵的山杏……正是这些洋溢着生活芬芳的人物,让《刘老根新传》征服了观众和人心。难怪我的那帮光棍小伙朋友们起哄:快到东北找媳妇,那的女人疼男人。

二人转、单出头、拉场戏、神调等多种东北民间艺术的巧妙运用,轮番上演,使深圳观众大饱眼福、大开眼界。从这个角度看,赵本山不仅仅在表演喜剧、小品方面是天才,在导演这个行当中,他也是佼佼者。他不光懂得东北农村生活,更懂得东北民间艺术的美丽,所以,他要极力推介这些艺术样式,让全国人民都看上瘾。因此,在《刘老根新传》两部戏中,数十次运用这些民间艺术,让观众大吃一惊:哇!你们东北还有这么好看的东西。其实,这也是本山最想听到的话。因为,我清楚他心底最喜欢的就是以二人转为代表的东北民间艺术,这是他的艺术之根,生命所在,这恐怕不是我的臆想。

说了以上的话,好像还不足以为凭,这不,我们部门主管收视调查的小何姑娘又送来一份收视调查,她高兴地说,《刘老根新传》真神了,你看这收视率一路攀升!

(辽宁日报 石飞)


Copyright © 2001-2008
zhaobensh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