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文献资料 在线小品 留言板
阎学晶——山杏:戏里娇女儿 戏外好母亲
(2003年2月25日转载自 东北新闻网 原载:辽沈晚报)

有人说在《刘老根》一部中记住了山杏的笑,因为她的笑最好看,一种发自内心的笑、善意的笑,而在《刘老根》二部中则忘不了山杏的哭,她一哭,我们的眼泪也快掉下来了。这一笑一哭成了山杏的标识,也给阎学晶带来了好运。

大家对山杏的扮演者阎学晶多半是通过电视剧《刘老根》的播出,昨日,本报记者对正在长春演出的阎学晶进行了独家采访,将现实中“山杏”鲜为人知的故事展现给您。

改变一生的机遇

阎学晶是吉林省专业二人转演员,说起二人转,简直就是贯穿她一生的一条主线。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女孩,每天接触的事物除了农活就是大喇叭里放的二人转,才几岁啊,阎学晶就跟着喇叭唱。家里来客人了,她就在头上扎个枕巾,手里拿个笤帚唱起来。13岁那年,正上初二的她听三姨说吉林的二人转艺术家李小霞办了一个二人转短期学习班,就央求父母带她去。“那时候,家里特别穷,父母都不同意让我去学二人转。妈给我带到那了,说啥也不给我交报名费。”情急之下,阎学晶趁妈妈不注意从兜里拿了20元钱,总算报上名了。进学习班之后,正赶上变声期,阎学晶唱女声唱不上去,唱男声都费劲,培训班的老师都觉得她不是这块料,劝她别学了。恰巧短期班刚结束,各县、镇的小剧团来招演员,东辽县渭津镇的“农民业余小剧团”的团长挑中了阎学晶,他觉得这孩子变声期一过就会很有发展。没想到,这次机遇竟然改变了阎学晶的一生。

我的外号叫“戏耙子”

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阎学晶背着高粱米、包米渣子、豆油等上路了。到了那里,跟20多个同学在一起生炉子、烧煤、做饭、上课、演出……“我们的刘团长对我们管教极严,那时候特别难,150元一场的二人转都没有人请我们演出,我坐过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拖拉机。全是一群热爱二人转的孩子,刘团长找来县、市文化馆的专业老师给我们上课,我们都很刻苦。一年后,阎学晶和同学们进步很大,都能

上台表演了。两年后,他们剧团已经排了30多出戏了,从不会到会到有人喜欢,他们的小剧团越来越有名气了,阎学晶在小剧团里整整度过了四年。当时在小剧团里,阎学晶被同学们起了个外号叫“戏耙子”,为什么呢?就因为这30多出戏没有她不会唱的,什么老头、老太太、瘸子、小媳妇……没有她不会演的,谁要是有病或临时有事都不用急,因为有阎学晶来救场,刘团长的爱人特别喜欢阎学晶,说她傻乎乎的,不长心眼儿光长个儿。

让人欢喜让人忧

到了第三年,阎学晶又碰到了一件好事,小剧团里的几个拔尖的孩子户口问题解决了。从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这件事也是让父母最为高兴的一件事。紧接着的一件事更是让人欢喜让人忧,第四年,阎学晶被推荐到吉林省戏曲学校,她特别想考地方戏科的二人转表演专业,这样一来,对二人转的学习就进入专业化阶段了。可是学费需要好几千块呢,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上哪去找那些钱啊。父亲说:“咱都有了城镇户口了,还图啥啊,别念了,还要那么多的学费。”在父亲的劝说下,阎学晶放弃了去念戏曲学校的念头,学校都开学了,阎学晶却回家帮父母干农活去了。

借钱上学去

这一天,阎学晶正在地里拔苞米苗呢,原来小学的周校长看见她就问:“你怎么没上学呢,那么好的机会,就算借钱也要上啊。”周校长这么一说,阎学晶越想心里越觉得不是滋味,回家就跟爸爸哭了起来。爸爸心软了,从亲戚朋友们那里东拼西凑终于凑足了学费,阎学晶笑了。第一学期,阎学晶就当上了班里的班长,虽然也有很多功夫比不上人家,但她特别能吃苦,老师经常拿她当班上的榜样。因为家里生活困难,阎学晶每次在食堂打饭都挑最便宜的,早上多打几个馒头,到晚上就能省一顿了,利用放假去唱戏还能赚点钱填补家用,三年很快就过去了,阎学晶获得了优秀毕业生的证书,并考入了武警部队文工团。

有儿有女的生活真的很快乐

接下来发生的事是阎学晶生命中最坎坷的经历,经人介绍,她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一个小剧团的老板。比她大10岁,离过婚还有一个8岁的女儿。父母坚决反对,阎学晶在长春,他在吉林,顶着巨大的压力,顶着两地分居的问题,阎学晶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也为了他,从长春调到了吉林市评剧团。“我就是觉得他人好,对我是真心的。”婚后的生活非常美满,阎学晶拿他的女儿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当外出演戏回来,大女儿都要上站台里迎接妈妈。阎学晶自己的儿子到现在都已经11岁了,大女儿今年19岁了,两个人一起去买衣服的时候经常会被服务员误认为是姐姐和妹妹。这么多年过去了,连自己的老婆婆都觉得这件事真是不可思议,阎学晶跟大女儿竟然处得那样亲,阎学晶笑着跟记者说:“原来别人不理解,现在他们都挺羡慕我们的,有儿有女的生活真的很快乐。”

说了这么多,阎学晶最感谢的还是《刘老根》,“如果没有《刘老根》,没有赵本山老师,也不会有人知道我是谁,戏里我演的是山杏,其实与我在戏外有很多相像之处,对我的父亲也好、对赵老师也好,都是一种尊敬和喜爱,这是自然的流露,我真的很感谢生活。”

(辽沈晚报 肖杨)
   [东北新闻网 赵越]


Copyright © 2001-2008
zhaobensh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