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文献资料 在线小品 留言板
名家访谈:揭开东北小品火爆之谜

(2006-06-03 作者:赵林)

眼下,赵本山正率众弟子举行二人转全国巡演,而他的老搭档宋丹丹也加盟了此次巡演。说到二人转必须提到一个细节:2006年央视春晚上,由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三人主演的小品《说事》中,非东北“土著”的宋丹丹还表演了一段二人转,技惊四座。事后,小崔还颇有遗憾地说,《说事》中“二人转”部分的手绢没练好,还扔到了台下。这说明,你想演好东北小品、想入东北小品的“帮”,必须上二人转的“贼船”。而此次,《说事》再获“观众最喜爱的语言类节目”大奖,东北小品连续多年蝉联“老大”位置。

其实,自上世纪80年代初,小品在央视春晚甫一亮相,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小品遍成为一张艺术王牌,且二十年来经久不衰。一些知名创作人,如崔凯、张超、何庆魁等人先后创作了《如此竞争》、《麻将·豆腐》、《对缝》、《卖车》、《卖拐》、《昨天·今天·明天》、《送水工》等一批作品,并将这些具有浓郁东北地方特色的喜剧小品推向了全国。

东北小品何以令全国观众为之倾倒?可以简单透露一下,东北小品的情节模式、表演方式和搞笑技巧都来源于“二人转”,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和运用。为此,就有关二人转与东北小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二者“火爆”之谜,笔者采访了曲艺大师、对小品有独到研究的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崔凯先生。下面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向大家做以介绍。

采访整理:快活林

采访对象:崔凯

崔凯简介:中国曲协副主席、辽宁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1971年从事文艺创作以来,先后发表了曲艺、戏曲、喜剧小品、影视剧本、评论文章200余篇,其中著名小品有《摔三弦》、《如此竞争》、《过河》、《红高粱模特队》、《老拜年》、《牛大叔提干》、《送水工》、《说事》(合作)等。

1.丑角艺术,小品的“笑神经”

目前,全国喜剧小品分三个流派:一个是京津地区的小品,起源于化装相声。早在六七十年代,北京就出现了化装相声,其特征是语言生动,包袱密集,舞台表演幅度很小。东北小品演员曾开玩笑说,“放了两把椅子就是小品,撤了椅子还是相声。”在语言的驾驭上有一定实力,演员多出在相声界和曲艺团;再一种就是以严顺开为代表的南派小品,南派小品起源于上海的滑稽戏。平民生活,尤其是南方市民生活为其积累了丰富题材,而且演员阵容强大,但因语言所限,滑稽戏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传;再一个重要代表就是东北的喜剧小品。最早的代表作品是赵本山、巩汉林、潘长江等人的《十三香》、《对缝》和《麻将·豆腐》等小品。

辽宁小品起源于东北二人转的“丑角艺术”。二人转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三百多年的发展和沿革中它从来就没有衰败过。在十年动乱期间,很多文艺品种遭扼杀,但二人转还在民间广泛流传。东北人把二人转作为一种世代相传的精神食粮和精神寄托。二人转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很重要一点就是“丑角艺术”发挥了作用。二人转本身就有“单出头”、“二人转”和“拉场戏”等民间戏曲成分。

南方很多小戏种都是以小旦小生为主,像黄梅戏、豫剧等。东北二人转以“丑”、“旦”为主,几乎没有“生”行,以丑角艺术打底,七分唱丑、三分包头。演出能否受欢迎,丑角作用占七分。这种艺术体现了东北人自己的一种艺术价值观,那就是要求“喜性”。由此可见,二人转在三百多年的流传过程中,积累了很丰富的搞笑经验。

在研究传统的二人转过程中,我惊奇地发现,不管是哪朝哪代的故事,不管是哪个阶层的人物,只要经过二人转的加工,都被赋予了喜剧性,像包公相爷、八府巡案张庭秀、秀才张生等,在二人转里都转化为了广大农民喜欢的丑角,他们语言风趣诙谐,处理问题机智,贴近生活,是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在发展趋向上我也发现,随着广大人民观念的变化,在流传下来的将近400篇东北二人转作品里,民间艺人进行了大胆改造。比如二人转里塑造的有胆有识的佘太君,皇上要娶她的女儿杨八姐,佘太君心里暗骂这昏君,“万里江山你不爱,爱我杨府戴花人!”所以大胆地向皇上要了份彩礼,“要你一两星,二两月,三两清风,四两白云,”都是天上难寻地上难找的东西,否则休想娶我的女儿。只有具备这样一种机智,这样一种敢于抗争的意识,人民群众才会把她塑造出来。《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女性形象已经有了很强的反旧礼教味道,但二人转里的崔莺莺就更大胆泼辣了,她让红娘传信给张生,让他夜里跳进花园与她幽会,还和母亲抗争,一定要嫁给张生。

还有《王二姐思夫》。王二姐也是官家小姐,她思念张庭秀到了极至,“走一天画一道,走两天画一双,画满了东墙画西墙,要不是爹妈管得紧,我顺着大道画到沈阳”,这是对爱情的泼辣的执著。应该说,这种教化在过去的二三百年间,其它戏剧还没有像二人转这样淋漓尽致的表现。所以,很多人认为二人转是一种低俗艺术的观点是错误的。二人转是东北文化中的一个艺术宝库,她里面蕴藏着大量的有价值的东西,包括在道德观念、音乐、舞蹈和语言等方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甩个“包袱”,幽您一默

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小品入主中央电视台后,很快掀起了东北风,东北小品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十几年来,辽宁小品的演员、编导,包括创作人员一直在全国独领风骚。原因不仅仅是有这些优秀的创作人员,更主要的是东北二人转三百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先天基础。
从艺术本体来讲,二人转是东北喜剧小品的母体,东北喜剧小品的特点就是把二人转里面的精华部分吸收进来,首先就是它的丑角艺术。东北小品使用的语言绝大部分是丑角的说口形式。过去老艺人常讲,“唱口唱口,全在说口,不会说口,肚里没有。”这种形式直接用到东北喜剧小品里面,能用几句话就把人们的兴致调动起来。像赵本山说的那套话:干活累了一身臭汗,回家还得洗洗涮涮,烧火做饭……这样的语言在二人转里经常使用,而且到最后还甩一个“包袱”。《说事》最大的特点是对二人转“说口”的运用,《说事》把二人转的“说口”艺术运用到了极致,如——

白云:“你说就他吧,就好给人出去唱歌,你说就这嗓子能唱吗?那天呢,就上俺们那儿敬老院给人唱歌,总共底下坐着七个老头,他啊一嗓子喊出来,昏了六个。”
小崔:“那不还有一个嘛?”

白云:“还有一个是院长,拉着我的手就不松开,那家伙可劲地摇啊:‘大姐啊,大哥这一嗓子太突然了,受不了哇,快让大哥回家吧,人家唱歌要钱,他唱歌要命啊!’”

还有一个特点是在塑造人物方面,特别是瞄准了东北人的性格。东北人质朴、豁达、宽厚的性格特征,尤其在赵本山塑造的人物形象里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管是讽刺的还是歌颂的,我们都会觉得活灵活现。这些人物不是我们杜撰出来的,而是从东北广大人民群众身上提炼出来的。
有种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徐老蔫”,憨乎乎中透着一种智慧。小品《相亲》里,马丫怕女儿反对亲事,伤心地哭了,老蔫在旁边也跟着哭了。马丫问:“你这是在哭还是在笑啊?”“两掺”。赵本山回答。这就是一种幽默的反映。小品《拜年》里找乡长办事,“四姑爷”见了官儿那种紧张劲,和听说“不是官儿”时那个放松样,一听乡长升官了又吓得马上从炕上掉了下来,赵本山把这种农民性格刻画得非常逼真形象,并且只在十几分钟之内体现出来。

所以,给小品的另一个定义就是戏剧的浓缩,就是要把最精彩的部分展示给观众。尽管它很小,但不是用一个事件、或简单的语言堆砌起来的。其实小品的打造是很艰难的,它要在短时间内展示矛盾冲突,让人们看到舞台上角色的基本性格,通过表演让人们受到一种启迪。

第三个特点就是语言的鲜活性。在剧本创作上,主要考虑群众的接受性,要在人民群众中汲取鲜活的语言,再进行艺术化加工,使这种语言更具穿透力和传播性,同时又能创造出强烈的艺术效果,像《卖拐》里的“走两步”、“要啥自行车啊?”、“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赵本山以前说的“可是,但是,可但是”,虽是废话,但挺幽默。鲁迅说过,名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名言,往往有些名言出于野老村夫之口。所以只有吸收生活中的鲜活的语言,小品表演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赵本山经常回到老家和乡亲们接触交流,为的就是保持语言上的风格和特点。

第四种特点就是平民化意识。包括在语言创作和表演风格上,一定要坚持这样的一条道路:出发点是写老百姓喜欢的东西。春节晚会上的小品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笑出声来,高兴起来。这也是一种社会功能。一个小品它的承载不可能太重,但还要追求哲理性、深刻性,并反映出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像我以前写的《红高粱模特队》,农民富了,自己成立了一个模特队进京演出,还找教练辅导,它表现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昨天·今天·明天》反映了现今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深刻变化,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增强了今天的幸福感,对明天充满了信心。这都是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作品。还有我写的《牛大叔提干》,批驳社会上的一些吃喝风。牛大叔想给学校批一箱玻璃都找不到人,而乡长喝酒喝得胃下垂,最后牛大叔悲愤地说:“事没办成,我学会扯蛋了!”

3.低级趣味,艺术的癌细胞

二人转不能定为高雅艺术,但它也不是低俗的艺术,应该把它定位为通俗艺术。在艺术定位上,我不太赞成使用高雅一词,高雅相对的是低俗。应该用精雅和通俗来区分。这样,凡是精雅的都是少数人所能欣赏和接受的,凡是通俗的都是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所以,通俗作品里也有精品。尽管二人转是平民化大众化的艺术,如果精雕细刻地创作,认真严肃地表演,广大观众在接受过程中能受到愉悦和启发,并且广为流传,就应该说是精品。

这里面还有一个文艺方向问题,我想,先进文化的传播方向,一定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一定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而且写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东西。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高雅而忘记了人民。“你听不懂,是你的耳朵不及格”的说法是不可取的。我们艺术工作者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不能忽略群众的基础。尤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观众有自己的选择,你的作品不好我可以看足球,足球不好我可以听音乐。所以艺术创作要迎合大众口味。

谈到二人转的现状,是喜忧参半。在很多戏剧形式市场演出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唯独东北二人转在农村和城市异常活跃,甚至在一些城市很火爆,还涌现出了很多年轻艺人。市场火爆还吸引了青年观众。但是在二人转的演出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缺少好的作品,在一定的场合缺乏严格的管理,它使用了脏口或荤口,还夹带一些性意识的东西,以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这种情况多存在一些小剧场或民间的二人转团体中。这样一来,容易降低二人转自身的标准,使二人转的艺术魅力衰减,很可能把它列入扫黄范畴,如果这样它就危险了。

赵本山在一次曲代会上发言说,“很多人对二人转产生过非议,认为一些二人转段子的内容不太好,过于庸俗。但通过这几年的努力,‘绿色二人转’逐渐兴起,尤其是作为发源地的东北更是如此。”所以,这次全国巡演除了要把二人转推向各地之外,他更要告诉大家,只有“绿色二人转”才能把这种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要在对流派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任何艺术形式不创新就会落后,就没有出路。二人转现在虽然没有落后,但是它把文化垃圾也吸收进来了,缺乏识别,自身的“唱”、“扮”、“做”、“舞”、“绝”在逐渐丢掉。艺术失去了本质,就像人失去了本性、灵魂一样。

东北小品的现状也令人堪忧。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如果不断地重复自我,那么它很快就会被观众厌弃。因此,很多文艺工作者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把其它艺术形式穿插进来,变成歌舞小品、戏曲小品,丰富了表现力,像以往的潘长江的《歪打正着》、《过河》就使用了这些手段。

小品也不能以讽刺为主,但一定要有哲理性、深刻性。因为不管讽刺哪一种角色都会有人出来对号入座。相声以前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写妇女有妇联管,写残疾人有残联管,写个体户有个体劳协管。你想写谁都不行。但在美国,讽刺总统都可以。国外搞了一个微型小说大赛,提出了三个条件;要有宗教、性和皇族。有一篇获奖小说写道:女王怀孕了,上帝啊,谁干的?结果女王亲自出来为他颁奖。像微型小说既不是纪实性作品,针对性也不是很强,但在喜剧小品创作里,大家遇到的苦恼就多了。

4.人才断档,“种难传”

后备力量不足也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东北小品是以二人转为母体发展起来,并依附于电视综艺晚会产生。这仅是一个特殊现象。它虽有十几年的发展史,人们承认它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品种,但至今没有一个专业的剧团和一种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式,艺术院校也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尤其现在小品的作者和编导都是半路出家的。在我收到的一些小品推荐作品里,大部分都是照猫画虎,或是写点俏皮话,觉得有点搞笑的东西就是小品。

其实,真正搞小品创作的人可谓寥寥无几。有一些专业的剧作家,我也曾向他们约过稿,他们也尝试过,但最后也撒手不写了。为什么不想写了呢?因为它必须具备最基础的条件。小品是一种浓缩的艺术,是戏曲的浓缩。既要有驾驭写大戏的能力,还要有把握小戏的灵敏。人物性格特征塑造充分、准确,不允许铺张,还必须把戏剧高潮的那部分拿出来,可想而知,难度是很大的。

相声就给了我们前车之鉴。相声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开始火了起来,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初,相声演员到处忙于走穴演出,一人会一两块活儿就行了,从而忽视了创作,有的专业剧团和专业人员也闲置起来,等再抓的时候就非常难了。所以,再以浮躁的心态搞小品创作,后果就更不堪设想了。我和姜昆曾讨论过,并得到一个共识,曲艺小品如果不充电显然是不明智之举。你参加了综艺晚会很可能一夜之间就出名,但是完全依赖于电视晚会肯定是没有出路的,它毕竟是一个特殊载体。传统的文化管理也是弊端,我要求写什么你就写什么,违反创作规律也是不可能出精品的。

有很多人要拜赵本山为师,赵本山本人也希望有人加入到曲艺行列里来。一次他从吉林看戏回来时说,“有些演员素质真好,要是有机会和好的本子,比我都强。”包括我刚才讲的平民化意识,赵本山始终把持的一个原则是:没有好本子我不演,我不能让观众伤心,我最不能得罪的就是观众,电视台也好,领导也好,我可以得罪,没有好戏我可以不接,但是我得罪了观众,我就忘了自己是从哪儿起来的。别忘了自己是谁。你远观众一尺,观众就会远你一丈。

所以在人才的培养上我们强调德艺双馨。在曲代会上我说,有很多技艺出众的人可能会成为大家也可能就是个“戏子”,它的分界线就是一个“德”字。你超越了它,就不能成为人们喜欢的艺术家,充其量是个“戏子”、艺人,只是以自己的才能换点钱花罢了。读者和作者、观众与演员之间都是心灵和心灵的碰撞,生命和生命的感动。不可能因为你是演员观众就喜欢你、崇拜你。一个演员即使当年红过,但他做了对不起观众的事,照样会被人冷落、遗忘。

严正声明:本文原创,曾刊发于某娱乐杂志。若媒体转载,请予联系;个人转载,请署我名。谢谢合作。若一旦发现剽窃行为,将诉诸法律!

作者:赵林

E-mail:zhaolin_411@163.com

个人博客:http://hi.baidu.com/66608/blog


Copyright © 2001-2008
zhaobenshan.org